纵观我党自成立以来,“调查研究”这一工作方法屡次出现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篇章里,无论是张闻天在《出发归来记》里强调了调查必须与研究相结合,还是毛泽东主席在江西寻乌提出的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,亦或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的南方视察,“调查研究”作为我党的“传家宝”在各个时期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如何用好这一“传家宝”,也成为新时代下如何做好人民代言人的关键之道。
“研究问题、制定政策、推进工作,刻舟求剑不行,闭门造车不行,异想天开更不行,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。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和文章中,深入阐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、内涵、要求、方法等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方法保障。
“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。” 作为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。只有通过调查研究,才能感受群众疾苦,体察群众情绪,总结群众经验,汲取群众智慧,同时也是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方法论具体体现,是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,依据实际制定、调整相关政策、方案的必然要求。作出决策就好像“一朝分娩”,而要顺利促使好政策好点子落地有声,就要充分做好“十月怀胎”的漫长准备,即做好调查研究,才能为各项决策部署、政策制定提供科学、可行的依据,制定出“接地气、有实效、符民意”的好政策。
“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。”在我们调查研究的过程中,往往存在“彩排式”的调查研究,更不乏有部分领导“走马观花”,脚没落到田间地头,就大谈“农业”,步子没迈进过群众家门,就大书“民生”,这样不正确不落实的调查不仅会让基层干部群众大为反感,更直接影响到各项政策制定与方案出台,严重的则会损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
因此,我们要推进调查研究的“深、实、细、准、效”,在调查研究上狠下功夫,党员干部带头调研,人人树立不把问题弄清楚绝不罢休的求真精神,才能真正做好新时代人民代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