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项建设”活动开展以来,成佳镇以“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纪检队伍、形成一种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、建立一批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”为目标,扎实、深入、全面开展“三项建设”活动,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。
一、“领导重视 方案具体 人员到位” 组织保障夯实
为扎实开展好“三项建设”活动,成立了成佳镇“三项建设活动”领导小组,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、宣传方案,细化责任分工表,编制活动安排表,并明确了时间进度。按照“包片负责、包村覆盖”的原则,由纪委委员分别担任4个片区的活动督导员,各村纪检委员为活动的联络员,确保了活动横向、纵向全覆盖。
二、“抓好舆论 突出优势 巧借平台” 宣传氛围浓厚
一是组建宣讲队伍。由镇纪委骨干、镇村党员干部分别组成了1支政策宣传队、1支青年志愿宣传队、1支网络宣传队、1支信息报道小组,广泛开展活动意义、成效的宣传。二是组织镇村文艺骨干,由镇上保障资金(1500元/场),将宣传内容编入节目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宣传,寓教于乐。三是开展口号征集行动。向全镇广泛征集“三项建设”活动宣传口号60余条,并最终选定8条,内容特色鲜明,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悬挂于各路口和人口集聚地,提升了活动支持率和参与率。四是拓宽宣传渠道。将飞信、QQ群、农村广播、宣传车等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介相结合,达到了宣传全覆盖,向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编发“三项建设”活动信息12期,覆盖人数5万余人,场镇集中宣传6次,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,出动宣传车10余次,举行文艺巡演4场次。
三、“学到深处 查有高度 强在实处” 活动成效明显
(一)“三学三比”提素质。一是学政治理论,比原则立场。创新建立“三联”学习制,即纪委书记、副书记联系镇纪委委员;镇纪委委员分别联系村(社区)纪检委员;村(社区)纪检委员联系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形式,层层抓理论、先进事迹学习;二是学基本技能,比工作实绩。举行岗位大练兵、“三项建设”活动征文比赛、纪检监察知识竞赛等形式,提升个人素质能力;三是学办铁案,比业务能力。通过请下来,邀请市区专家系统授课,送上去,选送业务骨干到市区跟班学习,提升纪检干部业务能力。今年上半年,查办案件3起,其中贪污受贿案1起,计生案2起,案件质量和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,并实现镇本级纪委办理贪污受贿案“零”的突破。
(二)“三查三看”转作风。一是查宗旨意识,看服务水平。开展“纪委书记下访月”、“纪委开放周”活动。全镇纪检干部走访群众120余人次,接受群众反映问题50余个,其中搜集案源线索2个,调处矛盾纠纷15起,收集建议意见10条。向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15000份,缩短干群距离,便民卡下发后,全镇信访量下降35%。二是查工作状态,看工作激情。深入开展岗位职责“大讨论”活动,推行“白+黑”、“5+2”工作法,选树先进典型,完善镇村纪检干部考核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纪检干部干事创业激情。三是查思想观念,看廉洁意识。作为全区试点,率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,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,让纪检干部带头改进作风,带头讲廉洁,牢固树立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意识。通过活动开展,广泛宣传,为民办实事,解难事,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,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。今年上半年,我镇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全区乡镇排名中,比去年提升了3位。
(三)“三强三提”固基础。一是强组织体系,提保障水平。镇上将纪委工作经费(8万元/年),纪委委员办案津贴(220元/月),村(社区)纪检委员补贴(480元/月)纳入镇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,在全区率先成立效能督查室,并参照纪委委员落实相关待遇。全镇37个村(社区)选齐配强了纪检委员,成立了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,在组探索设置廉情监督员,采取提供线索奖励等方式,提高工作积极性,使镇村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。二是强制度建设,提工作效率。从点、线、面上健全镇纪委工作运行机制,点上明确纪委委员分工,各施其职,各负其责,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;线上以“包片负责、包村覆盖”原则健全镇、村纪检组织联动机制,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;面上健全镇村两级纪检干部考核机制。分类制定纪检监察工作规程,梳理重点业务流程7项,完善规范制度10项,使镇村两级纪检干部发挥最大效能,基层纪检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。三是强工作创新,提内生活力。探索建立了“群众说事、巡访问事、为民办事”的“三事”群众工作法,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联系基层、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,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水平。吴家祠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作为全区试点,率先建立健全了监督委员会权利、义务、成员职责、工作纪律、议事规则、监督制度、事务监督制度、财务监督制度等8项制度,以制度为支撑,使监督活动更有力。形成的“四规范、一保障”的工作机制(即:规范职能定位、规范工作措施、规范监督内容、规范工作流程。“一保障”指保障工作经费,监督委员会的经费由村委会负责保障,确保在1000元/年以上),为全区村(居)务监督委员会科学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运行提供了成功经验。使基层监督工作实现了“四个转变”。变兼职监督为专职监督,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;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;变事后盘点为全程跟踪,事前介入、事中参与、事后检查;变单一理财为全面过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