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把源头关,抓好事前管理。强化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控制,将公务接待费、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、因公出国(境)费统一编入部门预算,核定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总额,原则上对“三公”经费实行零增长,零追加。
严把过程关,抓好事中管理。严格部门预算执行,各单位每月报送 “三公”经费支出情况,对“三公”实施执行动态监控;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组织行政单位、事业单位和乡镇财务知识培训,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;定期对“三公”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。
严把出口关,抓好事后管理。加大对各单位财务监督检查的力度,每月随机对单位财务情况进行抽查,监督检查各单位“三公”经费的支出手续是否齐全,票据是否规范,是否符合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