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细管护“森林”,是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,要坚持把监督挺在最前面,正“歪树”、治“病树”、拔“烂树”、护“森林”,切实增强自我修复、自我净化能力。
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,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。从“好同志”到“阶下囚”,往往都是从不起眼的“小问题”“小便宜”开始的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监督在前、挺纪在前,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,抓早抓小、动辄则咎,让“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”成为常态。要密织县域监督网络,统筹纪律监督、监察监督、派驻监督、巡视监督工作力量,着力构建既分工负责、衔接贯通,又协同配合、相得益彰的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。要深化“权力监督垣媒体监督垣群众监督”模式,完善纪委委员工作室、廉情督报站、廉情员“一室一站一员”廉情民意收集掌握机制,推广运用“互联网垣”、大数据,提高监督质效。要深化惩防衔接、一体联动,综合实施廉政风险抽查审计、预防腐败体检行动等措施,及时建章立制、堵塞漏洞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纠正‘四风’不能止步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”。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,坚定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。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,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,健全完善“常态监督、定期分析、会商研判、盘点曝光”机制,精准发现老问题新表现,坚决扭住不放、寸步不让,管出习惯、化风成俗。深度治理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坚决查处慢作为、中梗阻、不担当等问题,坚决纠正特权思想、特权现象,坚决纠正文山会海、“痕迹主义”和不严不实等问题。加大对扶贫、环保领域重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,以严肃问责倒逼问题整改,以过硬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环保翻身仗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要激浊扬清,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,让党内正能量充沛,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,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“污染源”。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态势,但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。坚决清除政治生态“污染源”,要保持政治定力,坚持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,坚持重遏制、强高压、长震慑,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。要突出重点,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,问题线索反映集中、群众反映强烈,现在重要岗位、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,重点查处政治上的两面派两面人,着力解决选人用人、审批监管、资源开发、金融信贷、大宗采购、土地出让、房产开发、工程招投标、公共财政支出等方面的腐败问题,坚定不移、精准有序减少存量遏制增量。
市纪委副书记 市监委副主任 龚作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