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终定准典型引领和正确导向这个“风向标”,是确保县域政治生态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。
“关键少数”担负关键责任,“关键少数”应有关键作用。领导干部作为党员干部中的“关键少数”,是加强党的建设、推动振兴发展的主心骨,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。推进县域政治生态建设,首先要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示范带动作用,坚持领导机关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,做好表率,彰显“头雁效应”。要重点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,形成既激发个人又依靠集体、既信任鼓励又批评监督、既包容失误又及时纠错、既团结协作又不违原则的良好氛围,以县级领导班子良好风气,带动县域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。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,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严格规范党委(党组)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,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。要建立领导干部重点风险提示办法,探索“一把手”权力清单、权力运行、用权结果“三公开”制度机制,让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。
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,对于营造积极向上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,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,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。用什么样的人,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,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和单位的政治生态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。干部用得好,就能凝聚党心,鼓舞人心,推动工作。反之,就会涣散党心、凉了民心,制约事业发展。必须坚持好干部标准,突出信念过硬、政治过硬、责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,鲜明重政德、重基层、重实干、重实绩,着力打造有血性、有境界、有本事、有韧劲的干部队伍。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政治标准考察评价办法,坚持干部考察“上下结合”、干部使用“能上能下”。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,建立党风廉政意见集体会商制度,对用人失察失误的严肃追究责任。
发挥正向激励作用,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,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,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,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、踏实做事、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。各区县要完善评先评优机制,组织各行业、系统、单位讲好新时代基层干部勤廉故事,强化典型示范带动。突出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,健全完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,规范机关、事业单位目标绩效差异化考核,切实解决干与不干、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。落实容错纠错机制,坚持“容公心、惩谋私”,准确运用“三个区分开来”和“11种容错情形”,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。切实保障党员干部权益,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,健全完善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的跟踪回访、教育疏导制度,帮助干部消除顾虑、轻装上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