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飞机
  • 平桥瀑布晚
  • 井架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要闻关注 > 要闻关注

不负水火锻身的“守护者”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18-05-07 09:28 点击: 打印 关闭

“白头灶户低草房,六月煎盐烈火旁。走出门前炎日里,偷闲一刻是乘凉。”清代诗人吴嘉纪一首《煎盐绝句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烧盐工人制盐的艰辛。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情景:烧盐匠在繁忙中偷得一点空闲,走出草房站在烈日下喘口气,这对于他们来说,居然算是“乘凉”,因为与草房内盐灶前的高温相比要凉快很多。炙人的灶火,煎熬的不光是盐,还有赋予盐生命的烧盐工人。

 

 拜师学艺——一把盐铲,一把盐瓢,20年前,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游强,在祖辈、父母和师傅的引领下,当上了“盐三代”,担当起全国仅存手工制盐作坊的守护者,在师傅李上君手手相传下认真学习祖辈传承下来的古法制盐手艺。图为师傅李上君向游强传授“大车”的用途与工作原理。

 每天与艰辛和寂寞相伴,守护者耐得住平凡、守得住本心,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。 

年复一年,无论冬夏,守在热气腾腾的灶房里,浓缩、烘干,那是一段纯粹得仿佛与世隔绝的时光。 

烧盐 

铲盐

淋盐

 验盐 

出盐的喜悦

 游强和师兄弟们成为了全国仅存的古法手工制盐传承人,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燊海井的守护者

(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纪委监委 摄影:文明全)

敬请关注

主办:中共自贡市贡井区纪律检查委员会     自贡市贡井区监察委员会
邮编:643000    纪检监察举报电话:12388      地址:自贡市贡井区金源街369号区级机关集中办公区
备案号:蜀ICP备13003827号-1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  网站声明

廉 洁 贡 井
关 注 我 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