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八十年代的中专生,那个年代,在中国的农村,能读中专,跳“农门”,是许许多多农村孩子的梦想。
学校毕业之后,他被分配到一个乡镇,从科员一直干到乡科级副职,其实还是很不容易,毕竟乡镇的领导职数很少,很多比他资格老的同志,都是走的非领导职务。
他还算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,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做点事情。只是,他所在的乡镇,毗邻省道,交通便利,加之农业上有一些种养殖特色,诸如水产、水果、花卉之类的,市里县里很多的检查,就安排在了这里。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,虽不算上个什么官,接待应酬倒多。一星期总会有两三趟吧,所以很多的时候,午餐,晚餐,甚至是宵夜,乃至周末,他都要去陪酒。
其实,他是不爱喝酒的,但是主要领导总说,那是工作需要!大家都一样,他不能“鸡脚蛇戴眼镜---装正神”,特立独行,在乡镇上是行不通的。“世累为身累,闲忙不自由。”他只有把这份感慨偷偷地藏在心里。
慢慢地,酒量也上去了,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了。有时候,会喝大,脚步不稳,脸庞通红,头脑发晕地回到家,儿子会笑话他,是在跳探戈么?他只有自嘲地笑笑,无言以对。脑子也飘过那首曾经听过的《酒醉的探戈》,暗自庆幸儿子不知道那首老歌,不然唱起来笑话他,让他情何以堪。倒是他自己禁不住想要哼哼那首老歌,尽管不是为情所困,但那无奈的,茫然的心情是一样的啊。
喝醉酒的感觉很难受,更难受的是酒醒之后的反省,这是年少时追逐的梦吗?这是陶渊明老先生感慨的“性刚才拙,与物多忤。”在官场里混,必须经历这诸多不易么?岁月老去,他越发不知道,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。
十八大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,特别是习总书记“四个全面”的要求,不仅指明了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,也提出了“从严治党”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保障。从中央到地方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抓“四风”问题专项整治,抓“慵懒散浮拖”专项治理,改进调查研究,治理奢侈浪费,上级的检查少了,基层的接待少了。上级领导或机关部门到乡镇检查指导工作,要么回本单位用餐,要么在乡镇伙食团吃工作餐,还要按规定缴纳每人每餐30元的餐费。
他感慨,现在的社会,政风行风,官场风气变化太大了。这些变化多么激动人心,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”他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开心,激动。
谁愿意牺牲自己的身体和时间,在外面吃喝呢,他也想有更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身体,多想想工作如何开展,如何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,他也想有更多的时间陪陪自己的老婆孩子。
晚上再不用出去应酬了,家人的笑容也更多了。正是男人四十而不惑的好年华,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,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,各项分管工作有了新的起色。
某天,他走在乡镇的小巷里,偶尔听到一杂货铺传来动力火车的那首老歌《酒醉的探戈》,禁不住呵呵地乐了,没有人明白听这样的情歌,会有这样的傻乐,这是他一个人的秘密。